我院能源与催化创新科研团队在自然指数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发表高水平论文
近日,我院“新能源与催化创新科研团队”在自然指数期刊《Inorganic Chemistry》(ACS Inorganic Chemistry,中科院二区,JCR Q1)上发表了题为《Enlarging Environmental Asymmetry by the Site Tailoring to Enhance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Sm3+ in the (Gd,Na)3(Ga,In)2(Ga,Ge)3O12 Garnet》的研究论文(DOI: 10.1021/acs.inorgchem.5c00549)。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冯嘉俊老师,通讯作者为广东省科学院资源综合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李俊豪副研究员,肇庆学院为第一单位完成单位。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控Sm3+在石榴石结构中的占位位置,97%以上的Sm3+可稳定地处于结构畸变的非对称配位环境中,进而显著提高了其红光发射强度(R/O = 2.97),并在400 K高温下依然保持超过70%的发光强度,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色纯度。这项成果不仅为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高性能红色荧光粉在节能照明、LED器件等实际应用中提供了坚实的材料支撑。
该研究工作由我院“新能源与催化创新科研团队”主导完成,并获得了肇庆市科技创新指导类项目、肇庆学院第四批创新科研团队项目以及肇庆学院校级科研基金等多项资助。本研究的完成充分体现了我院青年教师在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中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标志着我院在无机光功能材料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附图. Sm3+配位环境调控及其红光发射性能示意图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我院邀请李忠教授为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答疑解惑
【关闭】